20 September 2012

[ART Studio 駐店交換活動] 筆記 No.1


2012/9/12(三)16:00
誠品信義店 3F ART Studio
-


新朋友2號,一個讀文學的大一女生。

瘦,長直髮,眼神拘謹但極度認真。穿黑色線衫。黑色細框眼鏡,鏡片擦得很乾淨。

她的氣質和長相有點像 chiao,我的前同事。這陣子時常想到現在已在外地工作的她,因為我不斷重述著與她交換的作品與故事。奇怪的是,雖然很久沒有聯絡,但在記憶中卻更鮮活。

-

今年才二十歲的女孩子,也就是比我小十歲了。

開始的時候我會試著問幾個問題,其中一個是:「為什麼會想來參加活動?」至少滿足我基本的好奇與試著開啟對這個人的連結。

沒想到她眼神透露著「啊,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」的心思,雖然有種幾乎無法察覺的輕微緊張,但仍一邊仔細想著一邊慢慢說清楚。


這個女孩竟然預先準備好了問題和答案。

-

「因為剪紙和詩。」她回答。

她曾經有一個老師做過這樣的事情,和另外幾位朋友寫詩、剪紙花,交換一個故事。

那個老師是吳俞萱。高中的時候帶著他們到山邊的小徑,讀詩寫字,細細地感受,用遊戲讓大家玩文字,或者讀重要的東西(讀什麼呢?我現在有點記不得了)。那些經驗和氣氛遠比她現在讀的「台灣文學」還直接,大一的課龐雜、什麼都要學,感受上反而離文學遠了。

後來我們開始聊「交朋友」這件事。她對於我做這個活動,要跟不認識的人交新朋友很有些好奇和疑惑。我說我最近常常在想「朋友」是什麼?我們可能在不同場合碰到不一樣的人,也許眼神交會也許說上幾句話,但什麼樣的人會留下成為朋友,什麼樣的人不會留下呢?

(就像一波波海浪來去,貝殼小石子刷啦刷啦捲起,潮水退下後擱淺遺落在沙灘上是誰呢?)

也許總有一些些相似的,或者可以對什麼事情有著共同的興趣,有些可共鳴的地方吧。只有一丁點或很多都沒關係,其他特質南轅北轍極端到不得了也沒關係,但至少我們能辨認彼此,能夠獲得些什麼。

-

新朋友去找書回來後,又坐在位子上仔仔細細地低頭讀了好久。一般的規則是給一段話就好,但她拿了兩本書回來,兩段話我們都好喜歡,難以割捨。於是我說:「那我試試看把他們混在一起剪吧。」

這兩本書都是我知道的,覺得應該看,也是會有些興趣的。當然,我書實在看得少,所以都沒翻開過,當下看到它們便覺得註定要讀了(於是我馬上買了一本,後又與人借了另一本)。

一是 Patti Smith 的《只是孩子》,書腰上斗大的字寫著這段經典的對話,如同這些字與生俱來帶著的力氣和天真:

「我們會怎麼樣呢?」佩蒂問。
「我們會永遠在一起。」羅柏答。

不知為何我腦子裡自動播放的畫面是 Bob Dylan The Freewheelin' 專輯封面,他和 Suze Rotolo 在冷天縮在一起走路那張照片。但是他們並沒有永遠在一起。(而我有時候也實在有點難相信「永遠」這個概念,而這好像該是另外一個故事了)

另一本是 David Eagleman《死後四十種生活》,裡頭一個「點名人」的故事(篇名為〈蛻變〉Metamorphosis)。

這故事講的是人死亡後有好幾個階段,人們會到達一個宛若偌大候機室的大廳等候,等待被「點名人」點名,表示他將前往下一個階段,而地球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他了。反過來說,若有個人成為歷史上的名人,他的名字將不斷被世間的眾人傳頌,而「點名人」將不會喊到他的名字。這個人永遠被困在大廳,無法走出那扇門進到下個階段。

其中一段話是這樣的:「他的故事被提得愈多次,真實細節就愈模糊,最後他與自己的名字徹底疏離。這名字不再屬於真正的他,卻繼續與他糾纏在一起。」

-

而這兩段話巧妙地與我們聊到的朋友、記憶、存在和人們的關係揉合在一起。她把字抄完以後我們發現結尾又很巧地都有「在一起」。

-

我先想了一個開門的意象,門把剛被轉動,推開的門湧出氣泡。有點像兩個階段的轉換,或是人們相互接觸的開始,或者打開記憶等等。後來覺得關係的若即若離沒有辦法處理,就先擱下。

又想到氣球,想到手中的線。

手掌是沒有握緊的,而氣球也許剛飄起,也許將降落,也許便就懸在那兒(浮力=重力)。

我喜歡這個意象,試著剪了。剪出來以後覺得也像是手指尖長成氣球,如此又可有不同的意味了。

-

新朋友和我聊完之後寫了一些字放在網路上,我覺得這些文字很有意思:

「寫詩和剪紙的事牽連著與朋友的情感和一些日子,時常困惑人的關係以及愛,練習一個人,然後練習在一起。與陌生人交談,交換我們的話,生活一些折點,摸索相似部分,接著挑戰尋找禮物,摩擦了新的星火。至少我們有著書和書店這個相像喜好的開始,彼此好奇問問問題,漸漸拉近產生熟悉漸漸瞭解,新的和舊的交會在一起,模糊共通和可能的不共通,遠方記憶稀薄,一個故事,一次聊天,不同機會,都是無法預想的緣分吧。寫郵件說,接收天線壞了,偶爾才些許摸到直覺的邊,走到小說區卻正是一種此刻的直覺,死後四十種生活與只是孩子。直覺選著,然後細細嚼著短篇的感覺。又是溫暖開心有趣而令人想記憶的一天。想了寫了一百次都會不一樣,細節仍會慢慢流失,被詮釋成不同的樣子。」

確實是細細嚼著的。

--

[ART Studio 駐店交換活動] 新作 No.1

關於「朋友、名字、在一起」。

聊天日期|2012/9/12
創作日期|2012/9/18




1
「我們會怎麼樣呢?」佩蒂問。
「我們會永遠在一起。」羅柏答。
——《只是孩子》Patti Smith

2
「他的故事被提得愈多次,真實細節就愈模糊,最後他與自己的名字徹底疏離。這名字不再屬於真正的他,卻繼續與他糾纏在一起。」
——《死後四十種生活》David Eagleman

No comments: